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作者:Milan Kundera
翻譯:韓少功 韓剛
時報出版社:二版16刷,民79 3月25
生活在這全國書店加起來怕沒有40間的宏都拉斯,看到的中文書很古久也是意料中事。在歐老師家看到這本小說,想說自己也沒看過就和歐老師借來看。好歹這本書也是和米蘭昆德拉名字連在一起的書,有機會拜讀的話一定是不能錯過,何況是在比文化沙漠還偏僻的宏都拉斯,自然沒有放過的道理。不過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心中只有一個概略的輪廓,隱隱約約覺得自己似乎抓到作者在講的一些東西,但真的看完的時候仍不免興起「這係勒講啥洨?」的感嘆。只是我沒有放棄隱約的輪廓又重看了一次,第二次看就越看越有意思了。
我想在看這本書,最重要的東西應該是一開頭說的二元論吧。他說希臘有一位哲學家把世界分為對立的兩半,光明與黑暗,優雅與粗俗,溫暖與寒冷等,其中最神秘的對立的就是輕與重了(上句包含輕與重幾近為書中原意)。原本我以為這只是開頭的引子,是作者交代幾句話用的序言,所以沒有特別的去留意。一直到看了第二次才發現幾乎整本書都是繞著這個觀念在發展的。
先說標題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吧,這個標題在乍看之時的確讓人摸不著頭腦,先別說「不可承受」了,即使省略掉這幾個字而把標題變成「生命之輕」,我還是無法了解這本書在講什麼,是要人不要輕生呢?還是在講死有輕於鴻毛又重如泰山。然而這個輕字並非其中二者,作者要表達的其實是另外的概念。但與其直接從「輕」這個觀點來切入,我倒覺得從「重」這件事情著眼會比較容易了解。
在這本書裡面,「重」大概會是有兩個意涵,一個是在於尼采說的「永劫迴歸」,意思是事情會無止盡的重演下去(其實我一直把這個想成「永劫輪迴」)。另一個意涵就是就是貝多芬說的「非如此不可」了。先從「非如此不可」來講好了。我曾經在一段文字裡面看過,其所認為小說結尾的最高境界就是出乎意料卻又無可避免。所以無可避免這個元素其實在小說中是非常重要的,他可能是因為人的個性,或是環境,而造成無可避免的局面(或是困局)。那段文字也有說無可避免也不是真的無可避免,只是作者的才能會讓我們認為如此。其實仔細想想,不只在小說中是這樣,人生中好幾個時刻我們也都會落入這樣的局面,覺得事情不這樣不行,那些無可避免的情境總把我們的人生推往註定的未來。事後我們回頭看,或是旁觀者看我們,其實也不是無可避免,只是當時的環境讓我們以為如此。
繼續講另一個「重」,「永劫迴歸」,事情會無止盡的重演下去。雖然我對這件事背後真正的哲學不了解,但光從字面上看,我總是會想到業和輪迴。即使我並非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但在東方文化的薰陶下,我仍能了解輪迴是驅動我們社會一個很重要的動力,我們的行動往往會造業,而這個業會主導我們下一世的生命,譬如說轉世成茼蒿或是菜頭之類的。(這是我亂講的,蔬菜根本不在六道輪迴當中)所以我們會看到許多人在做一些自以為的好事,並且以積福報之名勸導別人也跟著做。我不清楚我用業和輪迴去想「永劫迴歸」是不是正確的事情,但我看到字面我會忍不住這樣去想。
所以我們可以回到「輕」了,「非如此不可」的對立面就變成「不這樣也行」或是「這樣其實只是巧合」;而「永劫迴歸」的對立面就是事情只會發生一次,就好像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所以標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意思一直讓我到這邊才能理解,對我來說標題是在說「在生命裡面不能承受的,只會發生一次的事/巧合」。我一直到抓到標題想要講的東西,才慢慢能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涵。
我覺得這樣的二元論是構成本書的最重要概念,但與其說其中的二元是對立的,在我看來卻比較接近映襯的。他們只是更反映出了另一面的本質。所以整本書的內容幾乎都是成雙成對的。這本書的一個最重要事件是布拉格之春,主角們的一生幾乎是被這個事件所纏繞著。書裡面的內容也巧妙藉由布拉格之春來發展出一些有趣的映襯,譬如迫害者和被迫害者巧妙的相似,花心的男主角和只有忠實的女主角,反對媚俗的男主角情婦以及外表強壯內心卻無法強迫他人的男主角情婦的情夫。不過我這樣來描述主角群反而會讓我有害怕的感覺,因為作者寫出來的主角群是很鮮活,非常不扁平化的人,如果這樣寫就會讓主角群變得很扁平,這是我恐懼的原因。這本書裡面大部份的描述都可以在另一處找到相對的映襯(或是對比),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地方。
如果不是前面的譯序有寫,我根本不知道米蘭昆德拉以前有當過爵士樂手。譯序還寫了本書像是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是誰第二小提琴是誰,中提琴大提琴又是誰。雖然我覺得譯者把四重奏理解成弦樂四重奏很怪,但是從音樂的結構來看這本書確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與其說這像弦樂四重奏,我倒覺得比較像是爵士樂,一開始就把主題拉出來,再來是各部樂器去針對主題來即興發揮。事實上,這本書的情節在開頭第一章就已經點出了七八成,再來的部份就是切換不同視角透過不同角色的觀點來描述同一件事情。這樣的手法相當有趣,纏繞在同一個主題上,卻一再補充讓主題變得更加的完整。
整本書裡面我最喜歡的是後半部「偉大的進軍」那一個部份,所有的主角在這章變成齊奏的狀態,一再互為補充又不停變化出不同的觀點。而這一章的論點對我來說也是全書最精彩的部份,那些看似對立的價值,迫害者和被迫害者,共產主義和美國,卻因為一些態度的相同而變得異常的相同。這章裡面提出來的媚俗也是之前很想講,卻又說不出來的事情。下次別人再問我,為什麼我會討厭一些其他人看來人人都喜歡的乖小孩的時候,我想我講的出一個原因而不會再支吾其詞了。
卡列寧的微笑作為本書最終章是一個漂亮的手法,不過看到最後我差點哭了出來。人在異鄉就會特別想念家裡的寵物,何況我本來就是最討厭寵物的離別的人,這完全是我哭點所在。我最後是強忍著眼淚把書關上的,實在太混蛋了。
不過這本書對我來說也有一些不甚喜愛的部份,其中最明顯的應該是作者這個身份會不時跑出來和讀者對話的部份。作為要說明書中的主題,這似乎是必需的。然而對我來說,作者應該是隱身在書本後面,如同偶戲的操偶師。但本書作者完全不是這樣,他直接跑出來用第一人稱和讀者對話,他不是化身第一人稱成為主角,也不是旁白,他擺明了一個作者的身份在讀者在對話,這讓我非常的不習慣。此外,在我來看,情節對作者來說根本不是他在意的部分,我想他在意的應該是概念的傳達,所以一開始我才會有都看不懂的感覺。作者為了傳達概念而讓整本書的情節只有在單一主題上下發展,但在我看來他根本不在乎情節。此外,因為本書譯者為祖國同胞,因此整本書充斥著中國式的語法,也讓文字失去了美感,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感覺讀書心得到最後應該是要下一個什麼結論,但這樣下結論實在相當奇怪。因為感覺本書他只是要呈現事物與價值觀的兩面,如果因此做為價值判斷未免也太奇怪。不過講半天也不說書好看或不好看確實不是我的風格,那比較像是網路上一些看似樂評實為廣告的文章才會出現的事。我這樣說好了,雖然本書是我比較有看懂,也覺得還不錯的米蘭昆德拉,但我仍然不是特別愛看他的作品,因為看兩次才懂對我這個粗人來說實在太累了。不過看一遍不懂需要看第二次才會有味道不知道是不是他作品的特點,等我回家去看留在家裡的緩慢大概就會知道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